突发!北大爆发学生抗议
今天在网络上刚刚看到一则新闻突发的事件,就是昨天晚上5月15号,在北大的万柳园出现了学生对抗校方,反对学校疫情防控政策的这么一个事件。
这件事情我不得多说一下,为什么?因为我自己在事发地,即万柳园,住过三年。
我是2000年的进北大开始读研究生的,然后后来硕博连读,保送读了博士。所以在2002年的下半年,万柳园刚刚建起来,我们博士生搬到那边去住了。
居住条件还是不错的。给学生的是那种4室1厅的套房,每个房间里面住两个人,有自己的卫浴。但是一般来讲,虽然每个房间里面有两张床,但是有一个人是不怎么来的。因为读博士很多都已经在职工作,像我的室友,当时已经是一个处级干部,所以就不怎么来那个房间,就是我一个人用,所以过得还是比较自在的。
我们是2002年下半年搬去万柳住的,住进去没多久,2003年就爆发了SARS。非常巧,跟现在这次很像,我们当时在万柳园也被隔离了。今天看到这个事件,突然一想,都已经20年了。于是想起了两句宋词: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一晃20多年过去了,今天看到万柳园又传出学生因为隔离而跟当局对抗的事情,我很有感触。因为这次的封控明显跟那个时候的封控就很不一样了。
但是那时候隔离和现在很不一样。除了不能够随便的出校门之外,平常在整个园区里面是可以自由活动的。
我记得万柳园当时的情况是楼底下有一个活动的空间,有草坪,我们就在草坪上面打排球,几个人十几个人围成一圈,然后就互相传球。后来还有同学找来那种排球网拉在楼下的空地上,拉起来之后大家打比赛,所以说日子过得还是蛮滋润的。学业可能有点荒废,但是体育锻炼很多,每天都下楼活动,打排球什么的,然后在草地上玩各种游戏。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在北大那5年时间里面比较开心的一段时间。
2003年应该是胡锦涛刚刚上任不久,整个社会环境是比较松的。
我记得在万柳园,我们刚搬进去之后,就发生过一次学生跟学校之间的对抗事件。原因是当时新建的园区食堂条件比较差,饭菜质量、份量、价格等各方面都不太理想,然后学生就组织起来了一次抗议。
当时学校领导也过来了,然后还给学生道歉,说一定会追究责任,而且一定会改善伙食。也就是说学校校方对学生是采取了一种低头然后认错,然后愿意改进的这么一种态度,而且后来这个事情过后也没有什么追责。
当时书记姓闵,也来到万柳,跟学生见面,走访宿舍,整个气氛感觉学生还是有一些主人翁的地位的。
这20年过去中国的形势是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习近平上来后,整个中国的环境都收紧了。
我之前讲过,习近平对任何的这种批评意见都是采取零容忍,他很喜欢清零,所有的维权律师,有人权诉求的异见人士,还有信教的人,在中国都被习近平以各种方式进行镇压,而且手段还很较残忍。
现在年轻人可能没有什么太大概念,特别是在习近平执政期间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被习近平灌输的强国梦,民族复兴的这种自豪感已经麻醉的一塌糊涂了。但是像我们这种亲身经历过改革开放多个阶段的人,就会很有感触,就会明显察觉到习的这一套做法真的是非常严重的倒退。
万柳这个园区里面,现在除了学生之外,也住了一部分的教职员工和家属。那么这次出现群体事件,是因为学校想把这个园区一分为二,教职工住的那边还是可以自由出入,而学生的这边就会进入一种非常严格的硬封锁的这种状态。据说最糟糕的是一部分住在教职员工那边的学生,将不能到学生这边的食堂买吃的,然后又没办法在网上点吃的,所以直接就被威胁到生存了,你说能不造反吗?
习近平他其实是有一整套计划,他的目标是要把中国朝鲜化。所以,接下去中国还会有非常严酷的,非常残酷的事情出现,这是肯定会有的,而且会有非常激烈的斗争,最后中国会往哪里去?我们还要一步步的走,一步步的看。
我在此声援那些敢于站出来对不合理的校方的这种防控政策当局的这种政策说no的学生,我觉得他们代表了北大的精神。
但是说句老实话,正如网上很多网友评论的那样子,北大的这些学生他们智商很高,但是里面有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对社会的这种关怀,他们就想着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到了自己的前途,自己的利益上面,变成了精致利己主义者。
我不知道这次北大这个事件会如何演变,但是我希望这次北大的学生不会遭到清算和迫害,而且北大的精神能够长存,不会被这种功利的精致利己主义给冲垮。